体会《水浒》的语言风格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这是课文节选的开篇,你有没有感觉和我们今天的说话方式有些类似又有些不同,到底哪里不同呢?请你首先阅读小说,找出和现代白话不同的句子或者你干脆看不懂的句子,做一下标记,我们一块儿来研究解决。

(一)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又得林冲主张陪话

  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

  这人莫不林教头身上干碍

(二)

  不知什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

  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

  正说之时,阁子里叫:“汤来!”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

  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俪不想来到沧州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

  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

  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在第一部分里,我们依据现代汉语基本上可以推断出这些词语的解释,理解的难度并不大。而第二部分,虽然我们从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它们的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差距却比较大,有的在现代白话文里有了词性的转化,比如:“将”;有的已经没有了古代的用法,比如“ 不想来到……”中的“不想”、“商议些事务”、“来得不尴尬”、“消耗”,请你根据以上提示查找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词典,对这些词语做详尽的解释。要求是:先列出一个解释,然后附一个例句,后面做一下标记,说明这个例句来自哪一篇文章。要求你做一下笔记,如果你想更加顺利地阅读其它古代白话作品的话,请你认真地学习并认真地记录。

从作品的巧妙设置初看作者的创作

  首先来看一下李小二的茶酒店的位置,注意它和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微妙的关系?

  “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陆谦、富安与管营、差拨在这里见面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没有这一巧合,故事的发展就会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作者的设计应该说是非常巧妙的。

  再来看,小二夫妇为什么偏偏只去听陆、富二人的话?原因就在于两人进店时的动作和表现,这一段描摹极为生动,让人如见其人。二人一前一后“闪”将进来,形迹诡秘,要酒要菜专等管营、差拨,待二人来了却素不相识,问其姓名又避而不答,支开李小二,“不叫”“休来”,不能不引起小二的猜疑。

   由此可见,在小说的创作中一些情节的紧凑与否,精彩与否与作者的构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这些情节,林冲就无法在“酝酿”那么久之后,突然爆发出苦苦隐藏的英雄本色,走向梁山。
林冲的性格特点和变化过程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恨,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刺配沧州之后,“未知久后如何”,巧遇李小二夫妇,得到生活上的照顾,仍然抱有幻想。尽管从小二那里得知了陆虞候的诡计,仍在愤怒之后“自心下慢了”,对管营看管草料场的安排也不怀疑,甚至要“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老军住过的草屋。草料场火起,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这种景象正是林冲上梁山之前与朝廷最壮丽的决绝,手刃仇人这一段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对雪的描写

  文中有几处对雪的成功描写,在中国小说的创作中堪称经典,为什么是经典?因为它很好地渲染了气氛。小说的氛围是壮丽还是秀丽与作品的创作目的是相关的,如何使作品中的这些“朝廷的叛逆、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作者可谓匠心独具,创造出这样宏伟悲壮的场面来烘托英雄的转变和坚决。

《水浒》简介

  学习本课的节选之后,你需要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这样你会对林冲上梁山的前因后果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理解整个作品中的人物立场,这对于你来说可能并不轻松,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

  《水浒》,明代长篇小说。关于它的作者,明人记载不一。郎瑛《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李贽《忠义水浒传叙》中提到作者时,说是“施、罗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和王圻《稗史汇编》都记罗贯中作。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说是“武林施某所编”,“世传施号耐庵”。综上所说,明人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施耐庵作。

  《水浒》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宋史·张叔夜传》等史料中有类似的记载。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宋代说书伎艺兴盛,在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这是有关《水浒》话本的最早记载。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   

  作品开头写了一个一向被人厌弃的破落户子弟高俅 ,靠踢球被端王看中,后来这位端王作了皇帝(徽宗),高俅一直被提拔到殿帅府太尉,而这位皇帝也不过是个专会串瓦走舍的浮浪纨绔。他的亲信大臣还有蔡京、童贯等,构成了一个最高统治集团。蔡、高等人以他们的亲属门客为党羽心腹,如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之流,在他们的下面,则是一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了一个统治网。《水浒》在揭露这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何欺压人民的罪行时,首先叙述了高俅迫害王进的故事,因为王进的父亲早年比武时,一棒打翻了高俅,高俅任殿帅府太尉后,到任的第一天就官报私仇,无端责罚王进,害得王进连夜携母出逃。作者还写了高俅为了让儿子霸占林冲的妻子,千方百计谋害林冲。高俅作为那个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体现了凶残、阴险的特点,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此外,《水浒传》还写了地主恶霸的种种作恶行为,如郑屠霸占金翠莲,西门庆害死武大,毛太公勾结官府构陷猎户解珍、解宝。总之,《水浒传》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中自上到下的对人民的压迫者。而受压迫的人中还有正直的上层人物,如柴进、杨志等。有压迫就有反抗,《水浒传》写林冲被逼上梁山就具有典型意义,说明了“乱由上作”的道理。《水浒传》写晁盖等劫取北京留守梁世杰的不义之财,也具有典型意义,它表现了人民对贪官污吏剥削行为的反抗和打击。由这种反抗,也使晁盖等人走上造反的道路。“智取生辰纲”中白胜唱的一首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似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更是唱出了历代被压迫人民的不平,反映了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水浒》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它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  

  《水浒》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炼、准确、 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 ,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水浒》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偶有写景文字,又极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