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任务

  在第一和第二单元中我们与古今中外的小说进行了一次全接触,课外你也许还会选择性地阅读一些感兴趣的作品,希望你不要只把它们当成故事来读,适当地做一下笔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案,它们也可以叫做研究资料的,因为研究作品不是只有专家才可以做。今天要求你阅读的作品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小说的世界中,你获得的绝不止是乐趣,阅读时,请你动脑:《围城》中的人物有漫画特质吗?你举出一个例子来。

消化任务

  小说向你展示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对于人物的刻画讽刺性极强,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对小人物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剖析,似乎有一双手始终把握着你观看小人物的方向,让你不得不认为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可笑的。语言在这部小说里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你最感兴趣的可能是小说中的尴尬,对于尴尬的描写恐怕谁也没有钱先生的功力强了。你现在寻找一下苏文纨和唐晓芙分别有哪些尴尬,这对于方鸿渐有怎样致命的影响?如果你来安排方的婚姻,你会怎样写?你会把作品推向理想化吗?如果方鸿渐的学历是真的,小说的效果会打折吗?你怎样认为就怎样说,提出自己的看法来!

  小说和时代背景结合得是否紧密?提出你的想法。你认为这样的人物是否在任何时代都存在?如果是,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不是,说出你的理由。

小试牛刀

  一个人要勇于尝试才会有所收获,你曾经有过写小说的冲动吗?现在就来试验一下吧?给你两个场景选择,由每个场景生发出的情节你拥有随意创造的自由。

场景一    

  火车站里,人来人往,一个民工打扮的青年男子背着大包行李正在检票,他的身后是一个没有化妆但全身上下国际名牌的青年女性,行李的一角碰到了女士的肩,请你就此情境展开自由的想象。

场景二

    局长的老战友来家里吃饭,由于分隔两地,两人很久没有见面,真是激动万分。局长的儿子没有见过这位叔叔,局长的妻子认为丈夫的老战友一定有求于他。请你展开想象,自己设计小说的情节和结局。

说说你的“创作体会”

  上面两个场景其实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关键在于人物之间的冲突,如果你可以把一个人写成善解人意的,那么就可以把他写成刁钻浅薄的。但是人物为你的作品服务,这就叫做艺术真实,是源于生活真实并高于生活真实的。你对自己的人物塑造满意吗?谈谈你为什么这样写。还有一个小问题要问你,你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如何?文笔是否流畅?

例文
  

画家和他的孙女

王奎山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还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

他无话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他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他没话说了。

婷婷画了一匹马。

他说:“婷婷,你画的那马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

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婷婷就拿那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画家心里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二样儿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198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