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结构

二、专项能力
1.能力训练的起点
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160经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90度经线(乌鲁木齐所在的东6区的中央经线)、西经90度及东经120度经线(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中央经线)等13条。

2.区域空间定位的能力训练过程
(1)掌握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
A.大洲和大洋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地理位置(以赤道、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为界)。
B.横纵向观察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例如,北纬40度纬线穿过了欧洲、亚洲及北美地区的中部地区;同时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海域。
(2)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大洲和大洋与13条重要经纬线相对位置关系为底图,具体推断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地中海海域及沿岸地区是依据北回归线和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和西经20度来确定地中海的区域位置。
(3)掌握主要国家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A.主要国家按考试说明要求的8个国家掌握。不仅要掌握经纬位置,还要掌握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B.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位置确定主要依据东经120度和东经90度经线,四条经纬线分别控制着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再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青藏及西北地区;最后落实到省级行政单位。
(4)掌握任意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的组合区域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涉及地理区域的试题多以任意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的组合区域形式出现。
A.依据图中经、纬度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及该区域所在的大致方位。
B.依据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组合区域中的重要经纬线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地方。
C.依据海陆位置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地方。

三、地理学法

第一,依据13条已知重要的经纬线及其穿过的地区,实现空间推理判断未知区域的过程。先根据经度数值判断判断东西经度及东西半球位置;然后再推理判读未知区域相邻的2条重要经线;最后推理判断纬度位置,定位。
第二,依据图像中的相关信息辅助判断未知区域的地理位置。如国界、河流、人口密度、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等信息。
第三,依据文字信息,并将图文信息结合起来辅助判断未知区域的地理位置。

四、例题分析

【例】 (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1~4题)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4)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命题意图】
该题的图形设计和情境设置有了翻新,综合性和能力层次要求高。从图形设计方面来看,采用了一幅世界局部地区图作为信息载体,考生必须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才能确定图示地区的范围;从知识的综合性方面来看,不仅考查了有关世界地理的知识,而且还考查了有关地球、天气、气候、水文、农作物等方面的知识;从空间跨度来看,涉及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四大洲、两大洋、四个国家和地区。是一道突出能力考查的好题!
【解题思路】
第(1)题,根据图中P点所在经度是西经75°,可知该地正好位于西5区的中央经线上。当北京时间为9点整时,西5区的区时应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即头一天(昨日)的20点。
第(2)题,图中虽然只给出了一条纬线,但根据陆地轮廓可以看出该地区是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两岸地区,所以图示为南半球。再根据第(1)题计算出P地日落时已是20点整,说明此时南半球地区昼长夜短,正处于夏季。而北半球正好相反处在冬季。我们还可以从图中推导出P地距子夜还有4个小时,距日出还有8个小时。也就是说,P地所在纬线上的昼长是16个小时,夜长是8个小时(可参考12月22目的日照例视图来进行思考)。P地所在纬度大致是南纬53°多,那么位于北纬53°多的漠河,就应该夜长16个小时(因为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相反,长短相同)。
第(3)题,可从“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图中大西洋的文字注记以及航线的图例”三个信息来加以定位。
第(4)题,从上面的问题中已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然后再分析判断四个选项的叙述是否符合这个季节的现象。选项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美国位于北半球,正处于冬季,不可能是小麦黄熟的时候。选项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我国江淮流域干热的伏旱天气应该出现在夏季,而不是冬季。选项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地中海北岸冬季正是多雨的季节。选项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拉普拉塔河位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此时夏季正是多雨的季节,河流补给充足,应是丰水期。
【答案】
(1) C (2) A (3) B (4) C

五、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图中所示国家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图中国家的地理特征是
A.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泛  B.鸭嘴兽为动物的特有种
C.锡矿资源丰富      D.中部地下水的补给区在西部山地

3.下列四项,属于图中国家的是
A.狮身人面像  B.大堡礁  C.好望角  D.火地岛

4.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
A.加强了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    B.增温增湿
C.加深了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    D.降温减湿

5.当北京处于一年中降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时,图中国家的西南部
A.处于一年中的干季    B.盛行东北季风
C.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   D.气旋活动频繁

6.图中洋流经过的地区其大气垂直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A.受洋流影响,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B.受洋流影响,随高度增加气温升高
C.气温变化与洋流分布无关      D.受气温垂直变化影响,空气呈上升运动


二、综合题

读某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国家为 ,具备纬度地带性的资源是

2.A国家中部地区的河流每年都出现的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出现的季节分别为
3.近些年来,A国家的工业产业结构变化是
4.区内BCD三个城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5.E区内保护的珍稀动物资源是 ,冬季它们迁徙到 省。
6.F区内农业发展的特点是 。其农业发展的条件中有利的因素是 ,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7.与图中所示地区对应的大陆西岸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六、拓展阅读

(一)相关基础知识链接
(1)极点与赤道的空间定位——这是区域空间地位的原始起点。
(2)经线与纬线——应注意高、中、低纬度经纬网投影后的形状变化,逐步建立起图形的基本感觉是提高解题效率的手段:
A.高纬度的的经纬线彼此垂直,极投影图纬线圈呈闭合圆形,经线圈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直线。
B.中纬度的经纬线彼此垂直,纬线圈呈弧形,经线圈呈放射状直线。
C.低纬度经、纬线皆为彼此垂直的直线。
(3)经度与纬度——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空间分布规律:
A.以0度和180度经线为中心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度的分布规律。
(4)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160经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90度经线(乌鲁木齐所在的东6区的中央经线、西经90度及东经120度经线(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中央经线)等13条穿过的地区。
(5)重要的图例与注记——重要的山脉等地形类型、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家和省区界线。
(6)三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7)区域内主要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他们各类图像的表现形式。

(二)和同学们谈谈地理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伴你走好高考地理复习的第一步

又到秋风落叶时,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是6月初高考的得与失,喜悦与遗憾不断地在脑海里闪过。为了明天的学生,回忆和反思往往是异常重要的。
 师生共同的困惑
   那是3月21日,初春的北京依旧是寒气逼人。转眼已是下班的时间了,但我仍然被几名住宿生“围困”在办公室里。
——老师,是不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都要求记在地图上呢?
——现在的试题太难为人了,区域地图的比例尺特大,表示的范围特小,从轮廓上根本看不出来是哪里,这怎么判断呀?
——老师,初中区域地理我没有任何印象,怎么高考还考这么多区域图呢?
看着他们试卷上的错题,听着他们连珠炮似地发问,我的心情难以形容。烦躁之余,我不禁想起某校高三备课组老师们的一段谈话。
——现在的学生实在是没法教,根本不看地图,问哪全不知道。
——你讲五百遍也没用,我们班有几位学生连填充图都不做。
——我的学生区域空间定位基础也很差,我又是第一年教高三,真盼望着能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定位方法。
……

令人兴奋的过程
   过了两天,没有得到答复的住宿生并没有灰心,再次来到办公室。
——王老师,还是老问题,今天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我们可就不走了。
——好,那天回去我想了一晚上,今天一定让你们满意而归。先来看2002年高考的第37题的区域图示。


——老师,这是什么地方啊?!
——先别着急,看看经度和纬度再判断一下。
——向东数字越来越大应该是东经度。可是东经76、80、84度是哪不知道呀?
——那你们熟悉东经多少度呢?是否可以参照已知来推断未知呢?
——东经120度当然知道了,北京所在东8区的中央经线。
——还知道0度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的西部。
——老师,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依据120度和0度经线穿过的地区来推断东经76、80、84度地区是什么地方,对吗?
——意思是对头的,但是你们还应知道东经90度穿过我国新疆中部地区,是东6区的中央经线。
——那图上表示的区域离新疆很近,不对,就是新疆西部地区。你们看国界都可以看出来了。
——不对,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北纬呢?还有可能是南纬度呢!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进行南北半球的分析判断呀?
——如果本区域在南半球,纬度44及东经76、80、84度地区应在印度洋上。因为东经90度穿过新疆、西藏、南亚地区,再往南就是印度洋了。
——老师,图上区域应该是新疆与几个“斯坦”国家的交界处。可是,我们需要知道多少条经线和纬线才能自如地判断任意局部区域的所在呢?
——好了,好了,今天先回去吧,明天课上我们在详细讨论。

准确详实的笔记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笔记,摘抄一段。
一、区域空间定位的基础知识
1.极点与赤道的空间定位——这是区域空间地位的原始起点。
2.经线与纬线——应注意高、中、低纬度经纬网投影后的形状变化,逐步建立起图形的基本感觉是提高解题效率的手段:(1)高纬度的的经纬线彼此垂直,极投影图纬线圈呈闭合圆形,经线圈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直线。(2)中纬度的经纬线彼此垂直,纬线圈呈弧形,经线圈呈放射状直线。(3)低纬度经、纬线皆为彼此垂直的直线。
3.经度与纬度——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空间分布规律:
(1)以0度和180度经线为中心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
(2)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度的分布规律。
4.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160经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90度经线(乌鲁木齐所在的东6区的中央经线西经90度及东经120度经线(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中央经线)等13条穿过的地区。
5.重要的图例与注记——重要的山脉等地形类型、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家和省区界线。
6.三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二、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思路
1.掌握12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
(1)大洲和大洋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地理位置(以赤道、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为界)。
(2)横纵向观察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例如,北纬40度纬线穿过了欧洲、亚洲及北美地区的中部地区;同时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海域。
2.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大洲和大洋与13条重要经纬线相对位置关系为底图,具体推断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地中海海域及沿岸地区是依据北回归线和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和西经20度来确定地中海的区域位置。
3.掌握主要国家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1)主要国家按考试说明要求的8个国家掌握。不仅要掌握经纬位置,还要掌握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2)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位置确定主要依据东经120度和东经90度经线,四条经纬线分别控制着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再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青藏及西北地区;最后落实到省级行政单位。
4.掌握任意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的组合区域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涉及地理区域的试题多以任意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的组合区域形式出现。
(1)依据图中经、纬度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及该区域所在的大致方位。
(2)依据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组合区域中的重要经纬线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地方。
(3)依据海陆位置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地方。
(4)依据重要的图例与注记及比例尺辅助判断某个地理区域。

初夏收获的喜悦
6月8日,当文综考试结束后,我的学生们就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冲出考场,来到面前,兴奋的心情难以控制。
——老师,第一题我判断对了之后,信心大增。
——第一题的地区应该是麦哲伦海峡,对不对?
——你教的依据13条线推理判断区域的方法我们都用上了。
……
看到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兴奋之余,我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把围绕着“区域空间定位”的故事写给更多未来的考生看看呢?让他们也能自如地判断有关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并且在6月初也有个梦想成真的夏季。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考试》,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地理教研组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