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指导

  一、采用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复习方法。

  什么是整体——局部——整体的三环节复习步骤和方法,我在第一单元的“综合复习指导”中已经作了解释,为什么在总复习中,要“先整体”,即在具体复习一个一个知识点前,先要从整体上,了解清楚本单元 的知识结构体系,然后再局部,即在了解了整个单元结构体系后,再去复习单个的一个一个的具体知识的理由,也在第一单元 的综合复习指导作了说明,所以,现在不再重复。

  (一)先整体: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后局部:现解重点难点知识,掌握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于本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单资源库已经讲了,请大家注意复习即可。下面,按照十六大的新提法,新精神和新概括,对下列几个重点知识,作一分析、理解。也就是 十六大精神和重点知识的结合。

  1.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十六大的新概括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上述,简单而言,十六大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2)分析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对十六大有关新概括作分析理解)

  ①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A.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首先,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逐步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这是邮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公有制在我国所有制结构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B.如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一,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必须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也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诸如铁路、航空、电力、石油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②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第三,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切反映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实践证明,公有制实现形式地多样化(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色、租赁等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第四,必须大力帮助和支持城乡集体经济的发展。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一,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性;加上人口我、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还有一部分地区和居民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经济,才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生产力发展。

  第二,这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在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这是由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一切有制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制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

  B.如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要地位和作用。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以前把它定位在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他们歧视,贬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第二,政策支持。 在政策上要专消各种歧视性的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与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

  第三,政治上关心帮助。 对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在政治生活上要一视同仁。

  ③为什么不能把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新有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两上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的 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而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3)例题解析

  例题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对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场准入、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采取放宽措施的原因是
   ①非公有制经济引导和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十六大主张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放宽措施,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由非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③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④是作用,故选B。①和②是错误的提法,凡有①和②的题肢不能选取 A、C、D 不能选。

  2.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放宽措施,表明
   ①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要在政策上弄清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歧视性规定
   ③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放宽措施的理解。①②③都是正确的理解,故选C。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故凡有④的题肢都不能选,即A、B、D不能选。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者指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公有制;后者指资源配置方式、手段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可以参与而且还是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故不能选带有④的题肢。

  例题二:在一大批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后,国有资本可以更有效地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辨题: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是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使;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答案(1)不能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相等同或相混同。

  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还要使公有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因此,加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仅是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

  (2)“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是要使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这句话也是不准确的。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而不是在数量上要在全社会的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要在提高整体发展和竞争中不断壮大,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解析:此题是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题,是针对同学易对些混易错而设计。同学们一定要在复习时,弄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体现的区别。

  例题三:下列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正确的是( )
   A.它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B.它就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
   C.它就是外资经济
   D.它就是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联合

  答案 D

  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的所有制经济联合生产或经营可以由我种形式。其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联合而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如果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联合而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既不能笼统称其为公有制经济,也不能笼统称其为非公有制经济,而要具体分析。只有当外资经济、我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之间互相联合而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时,才可称其为非公有制经济。所以题肢 A 是错误的。刚才讲到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联合投资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不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所以题肢 B 是错误选项。外资经济明显不属于联合经济,故 C 肢不选。

  例题四: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回答下列1~2题。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公有制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③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包括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否则社会主义国家就会变质,所以②、③正确。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实现。所以④正确。总起来 C 肢是②③④,所以 C 应入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由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分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面不单单是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决定,①不全面,所以不选。风含有①的选项,即A 、B 、D三个选项都不选。

  2.对不能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②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新有制结构中地位、作用相同
     ③各种所有制经济对促进现代化建设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④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在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中,只有公有制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非公有制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所以不选①。在我种所有制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多种所有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相同的。所以不选②、③、④是正确的,所以是正确选项。

  2.关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十六大的新概括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防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分析理解

  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对十六大这一新概括作下列分析理解: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着因有的自发性、盲目怀、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①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目标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决定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我国只有经济快速增长,迅速增强综合国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

  ②为什么把增长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运用政治常识分析理解:

  A.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B.增加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深化国企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就会有部分人员下岗失业,只有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才能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运用哲学常识分析理解:

  A.一切从实际出发。 当前和今后长期内,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矛盾突出,任务艰巨。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之一,是从实际出发的。

  B.联系的观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运用政治常识分析理解:

  A.体现了国家经济职能: 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体现了“三个代表”的生要思想: 增加就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

  C.增加就业,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的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怎样稳定物价目标?

  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

  稳定物价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过高背离价值或过低,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不正常的经济现象。

  物价总水平在一定埋藏内就会背离价值而过高地上涨,这势必会影响居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而如果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就会引发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就会背离价值的过低,也会对经济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发生影响。因此,必须把稳定物价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这也体现了国家实行经济管理职能。

  ④为什么要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宏观调控中的一个目标?

  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收入和支出大致相等就是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否则,如果长期出现逆差,(支出>收入)会使本国值波动,国家外储备降低。国外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丧失信心,投资环境恶化,减弱国家抵御经济风险能力。

  以上四项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宏观调控就是运用财政、货政策等手段,恰当处理好这四种关系,经济协调发展。

  (3)例题解析

  03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第31题: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已将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宏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降低失业率的政策是( )
   ①实行企业破产制度
   ②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实行积极的财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是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的结合,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来分析理解国家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但它必定会有部分职工现岗失业,与题干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不符,故①不应选。“鼓励第三产业发展”,会增加就业岗位②应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增加就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不能直接降低失业率。③也不应选。“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加快西部地区开发,调整经济结构,都会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所以④应选。总起来,B 肢②④应选。

  3.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

  (1)十六大的新概括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分析理解

  ①十六大报告不仅明确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我种生产要素要以贡献的程度参与分配,这是完善分配制度而提出的新原则,新实破,也是对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对此,应如何理解?

  A.不同条件下,个人分配,有两种方式: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规定了按劳分配为主。非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非按劳分配方式 其中这定,就是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非按劳分配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外,还有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

  B.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发展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市场,就必须按生产要素的贡献程度进行分配,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②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所谓效率,既指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量和质同有用劳动成果的比率,多劳多得,伏劳伏得,也指按生产要素投入的多少与伏劣同所得劳动成果的比率。

  所谓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分配应体现机会均等、规则平等。

  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是统一的。效率优先其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经济优先,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就是要把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的报酬与其贡献程度结合起来,奖勤罚懒,奖伏罚劣,反对平均主义,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使社会成员的收入不断提高。只顾公平,不求效率,最终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兼顾公平,其实质是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只求效率,不求公平,也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总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是两点论和重论的统一。

  (3)例题解析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回答1-3题。
   1.确立上述原则的根据有
   ①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③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④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决定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有利调动生产要素投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力,所以选①。

  按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多少参与分配,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中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以选②,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这就决定了在按劳分配为主体之外,必然存在非按劳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其中之一。所以选④。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其分配方式是按劳动分配,而不是非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非按劳分配,故凡带有③的题肢,即A、B 、C不选。

  2.下列属于非按劳分配的有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②债券股票交易的收入
   ③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④国有企业职工的津贴、奖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①②③都属于非按劳分配,故选A,④是公有制经济范围的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形式,属于按劳分配的两种形式,故凡有④的题肢,即 BCD 都不选。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有利于
   ①实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②实现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调整所有制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有利于这些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一句话,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效率优先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选①。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反对平均主义,是为了调动生产要素投入者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所以选③。兼顾公平的实质是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按生产要素贡献大小分配的直接目的,意义并不是为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所以不选②。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完善,并不涉及所有制结构,所以不选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