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床前明月光”我们感受到词句中的一种清丽;当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我们惊诧于诗人才思的绮丽,那字里行间,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这就是李白和他的诗作,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游行。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2.关于乐府诗

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3.李白的乐府诗

乐府诗发展到初唐进入了衰落时期,李白崛起于诗坛,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恢复古代诗歌传统。

(1)李白古题乐府在内容上有新大创新。如《蜀道难》、《长干行》。还有一些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如《江夏行》等。

(2)李白乐府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首先为开元盛世引吭高歌,其次写了边疆民族的风俗生活,歌颂了保卫疆土之战,谴责了穷兵黩武。此外,李白乐府有一些是意在讽时,有些反映了妇女的悲愁与希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

(3)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也写过不少乐府诗,如杜甫、高适、王维、李颀等。李白和他们在乐府上取得不可磨灭的成就。

(4)唐人对李白乐府诗作了正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