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下过雨后,我们经常能看见从土壤里钻出黑黑的、细细的小虫子,它们就是蚯蚓。蚯蚓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和普通,以至于我们都快要忽略它的重要性了。早在人类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蚯蚓就已经很有规则地耕耘着土地了,直到现在土地依然被它们耕耘着。

 


(点击图片演示视频)

    蚯蚓进食的时候,会促进植物成分的分解,使得其中有的营养成分渗入土中。它们不断地在土里掘洞,使空气循环流通,也使雨水可以适量排走。如果没有蚯蚓,泥土很快就会变得坚硬,毫无生命力。
    将泥土堆放在一边或直接将其吞下作为食物, 蚯蚓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掘出洞穴。有些蚯蚓把吞咽下的泥土带到土表,又以小土粒或蚯蚓粪的形式将其排泄出来。
    蚯蚓也会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残叶为食。在一年中,5000 平方米草地上的蚯蚓可以将 7—18 吨重的土壤带到地表。它们就是这样耕地,或者翻地的。


观察蚯蚓的活动

    1.在一个透明容器的底部放上一些很粗糙的东西,比方说碎石板或者砂砾,这有助于排水。
    2.然后轮流放上土和沙子,可以让蚯蚓看上去漂亮一些,最后一层放上土。
    3.在蚯蚓的后面种植上一棵小植物。注意不要因为挖得太深把各层弄乱。

    4.将蚯蚓放在顶端,再覆盖上一些叶子。蚯蚓会自己将这些叶片拽进土里,然后吃掉。
    5.将蚯蚓们放到阴暗的地方——它们不喜欢强光——让土壤保持湿润。观察蚯蚓们挖掘的隧道,因为它们会在沙子和泥土中自由穿行。

 

蚯蚓“集体死亡”之谜

    2003年秋季的天气与往年不太一样。时至10月中旬,气温仍然很高。早晨,太阳刚跳出地平线,地上就像着了火似的。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发现一堆蚯蚓。只见它们全身粘满了泥土,痛苦地挣扎着。过不多久,就逐渐动弹不得,身体变僵直,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蚯蚓大量死亡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得先从蚯蚓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谈起。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营养丰富的土壤里。白天总藏在土壤中,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有时会爬出地面,吃地上的落叶。蚯蚓体壁的表皮层能分泌黏液。这些黏液的作用可大了,它们不仅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的摩擦力,利于运动,而且蚯蚓没有独立的呼吸器官,呼吸作用是在黏液的帮助下,通过体表完成的。空气中的氧气先是溶解在蚯蚓体表的黏液里,然后再渗入体内,进入毛细血管。如此一来,蚯蚓就能呼吸到氧气了。
    10月中旬,气温突然升高,气压降低,天气变得异常炎热干燥。蚯蚓在土壤里忍受不了这种高温低压,便纷纷在夜晚钻出地面,呼吸空气。但是,早晨太阳一出来,温度很快升高,蚯蚓来不及钻回土壤里,体表的黏液就被蒸发了,这使它们感到呼吸困难,不能正常运动。时间稍长,仍不能钻入土壤躲避阳光、湿润体表的蚯蚓就会因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