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了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并迅速向香港和我国内地蔓延,最终波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21世纪人类遭受的第一场瘟疫。在人类自认为控制了大多数传染病的今天,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地灾难,不能不让人感到惊恐。然而,如果我们翻开历史就会发现,传染病这个人类的天敌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而人类也始终与传染病进行着顽强地斗争。
  鼠疫又称黑死病,一般先在鼠间或其它啮齿类野生动物间流行,借助鼠蚤叮咬人而造成人间鼠疫,未经治疗的鼠疫病死率高达50%~70%。在人类历史上有数次毁灭性的鼠疫大流行,在西罗马帝国曾有五次大的疾疫流行,鼠疫无疑是其中最常见和毁灭性最大的一种。据当时记述,瘟疫高峰期每日死亡达万余人之多,整个城市被毁掉并不罕见,有学者认为瘟疫的破坏因素对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比战争更重要。
  十四世纪鼠疫再度猖獗,欧亚两大洲均不能幸免。1348年鼠疫肆虐时,佛罗伦萨、威尼斯、伦敦的死亡人数均在十万以上,牛津校长称,当时学生人数由3万减至6千,据说欧洲因这次鼠疫死亡的人数占当时人口的1/4~1/2。当时的一些文艺作品对受灾城市的凄凉景象有生动描述,人类在此时遭受的蹂躏可谓空前绝后。
佛罗伦萨的黑死病
十四世纪医生的防护服
  虽然此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还没有正确的认识,但对其症状的严重性和传染性却有了初步了解,知道通过呼吸道和接触可传染此病。当时出现了许多预防和治疗方法,其中一些防护措施现在看来也是十分有效的,不妨列举如下。
  医生穿的防护服是一种可以遮盖全身的长袍,手上带一幅大手套,鼻前系一块海棉,上面吸满了溶有丁香和肉桂粉的醋;病室保持空气流通,白天门窗尽量敞开,夜间至少通风一次,常用玫瑰水和醋刷洗病室,将醋装罐中放置室内;对有传染嫌疑的房屋要通风和熏蒸,室内家具要曝晒消毒,衣物、床单等要焚烧;公共场所、人多处要用香料熏蒸;病人要隔离,即使父子也不可探视;禁止举行殡葬仪式,死尸须在郊外远处埋葬。这些举措无疑对控制疫情蔓延有很大作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认识到了行政手段在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1374年威尼斯首先颁布法规,对所有来往客商中已感染或有感染嫌疑的一律不许进城,其它意大利城市也照例而行;1377年亚得里亚东海岸的拉古萨共和国颁布了对海员的管理规则,指定距离城市与海港相当远的地方为登陆所,所有被疑为受鼠疫传染的人,须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里停留30天后才准入境。
  中世纪以来建立的一套隔离和检疫措施对阻断鼠疫的传播、控制流行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病因的认识直到19世纪后期细菌学创立后才得以实现。法国细菌学家A.耶尔森和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几乎同时在1894年香港鼠疫流行期间发现本病病原体是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后来就被命名为耶尔森杆菌(Yersinia pestis),也即通常所称的鼠疫杆菌。1898年,西蒙德通过在中国云南和台湾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鼠疫的传播途径:通过跳蚤把病菌从老鼠传播给人,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至于鼠疫的治疗,则有赖于抗生素的发明,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均具良好疗效, 即使肺型或败血症型鼠疫,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抗菌治疗,也可转危为安。
  天花是历史上另一种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烈性传染病,一但染上此病会出现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四肢和腰背酸痛、高度乏力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循序成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皮疹,病死率高,幸存者的面部常常遗留瘢痕。
天花的症状分布
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的木乃
  天花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疾病,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的木乃伊和其他古埃及木乃伊上,发现有天花留下的疤痕。公元三世纪和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都有大规模天花流行。在18世纪欧洲大陆流行有多种传染病,其中以天花的危害尤甚。欧洲殖民者还把天花带到美洲大陆,给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土著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我国历史上天花有许多名称,如虏疮、豆疮、天行斑疮、天疱疮等。大约出现于汉代,晋代有流行的记载,唐宋时益多,元明以来尤为猖獗。

爱德华·詹纳给小孩种牛痘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明和普及了一种预防天花的方法——接种疫苗法,即种牛痘,天花这种恶疾才算遇到克星。种牛痘能够使人产生抵抗天花的抗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牛痘苗的制造、检定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为了防止天花的流行,人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免疫接种。1977年,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在索马里被治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彻底消灭,在与天花的斗争中人类大获全胜。这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最辉煌战果。
  不仅人类在与鼠疫、天花的斗争中积累了防治传染病的经验,人类在与其它传染病的斗争中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麻风的传染性,并采取了隔离措施。
  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创立翻开了人类认识传染病的新篇章。早在17世纪列文虎克就发明了显微镜,并看到了微小的生物,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些小生物和疾病有什么关系,是巴斯德确定了微生物对传染和发酵的作用。法国的牧场每年有数10万只羊死于炭疽病,巴斯德证明病畜血液中的一种杆菌是此病的病原菌。1878年4月30日巴斯德在巴黎科学院作了有名的报告,提出传染病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的观点,并指出病原微生物不是人体内自然发生的,是由外界侵入的。不久巴斯德就在疖的脓中发现了微生物,称之为葡萄球菌,在产褥热患者的分泌物中发现的称为链球菌,从此医学的细菌时代开始了。
路易·巴斯德
罗伯特·科赫
  德国的一名乡村医生科赫,得知巴斯德的工作后,开始投身于细菌学研究。科赫居住的地方流行炭疽病,他就研究炭疽病与牛羊和人类的关系。科赫采用了固体培养技术,使得分离出一个菌的纯培养成为可能。他首先将病畜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然后把纯培养后的细菌注射到健康实验动物身上,复制出同一疾病,再从试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细菌进行纯培养,这样就可以找出致病的细菌。1876年对炭疽杆菌的纯培养成功,1882年发现了结核杆菌,1883年应邀赴埃及调查霍乱流行情况,发现霍乱弧菌。做为细菌学的开创者和结核菌的发现者,科赫受到全世界的尊敬,他关于结核病的研究荣获19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根据科赫开创的细菌学研究方法,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发现了大多数细菌性传染病的致病菌。
  免疫学用于诊断和防治疾病是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尽管人类很早就有免疫的观念,知道用种痘法预防天花,然而免疫学在19世纪后期才创立。巴斯德用毒力减弱的细菌预防鸡霍乱、羊炭疽病,证实家畜接种了毒力减弱的病原微生物,不再感染此病。1885年巴斯德研制出减毒狂犬病疫苗,并给被狂犬咬伤的9岁儿童接种,小孩没有发病。这次实践表明实验室中制备的减毒疫苗可以安全有效地防治人类疾病。至今狂犬疫苗仍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

欧利希与秦佐八郎
  20世纪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化学疗法的发明,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10年欧利希与秦佐八郎研制成抗梅毒药物606,开创了化学疗法。1935年德国人多马克发现磺胺药的抑菌作用,不但能杀灭葡萄球菌对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解决了一些常见感染的特效治疗问题。抗生素的应用无疑是化学治疗学的里程碑,1928年弗莱明就发现青霉菌能产生抑菌物质,1940年弗洛里和钱恩提取出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收到了神奇效果,临床证实对猩红热、梅毒、白喉、脑膜炎、淋病等传染性疾病都有明显疗效。1944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使长期困扰人类的结核病得以控制。此后氯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新抗生素陆续被发现并用于临床。至此大部分细菌病的治疗都有了特效药。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家不懈的努力,人类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至此那些历史上作恶多端的传染病大都被人类有效地管制。20世纪70年代起,在许多国家传染病这个人类的第一杀手已让位于心脑血管、肿瘤等其它疾病,医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这一切都使人们忘记了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们似乎已感觉不到传染病的威胁了。就在此时,新的传染病又悄悄向我们袭来,艾滋病、军团病、莱姆病提示我们传染病仍威胁着人类,最近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人类与传染病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
  所幸的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再利用科学这个武器,凭借我们的智慧和顽强拚搏,最终一定能战胜病魔。

1.请你说说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2.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措施是依据什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