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简介

    2.写作背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主义,仅三个多月,东北三省就全部沦丧。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进一步向华北深入。1933年五月,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塘沽协定》,变相承认日军占领东三省及热河省的合法性,并把察哈尔省北部及河北省东部的大片国土拱手送给日本帝国主义。1934年,蒋介石又指使国民党华北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和日本谈判,与伪满洲国达成通车通邮方案,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伪满洲国。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并没有停止要占领全中国的侵略野心。在平津危急、华北危急的形势下,反动政府为了开脱罪责,利用宣传喉舌,将自己一手制造的丧权辱国的卖国行为,推至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汉奸亲日分子黄郛,在8月24日发表谈话,胡说:“今日华北之最大危机,系在心理方面。一般人在心理上先将华北放弃,认为已无可救药。”而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亦于1934年8月27日的社论中竭力鼓吹:“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把亡国的责任推诿于一般老百姓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鲁迅就在“九·一八”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文化运动与“四·一二”惨案,鲁迅的思想日益深刻。他仍十分关切、研究着“国民性”、“民族性”等问题,但思想更为透彻,看法也日趋辩证,观察、研究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也便有了更多的乐观主义。当然,这种思想的变化与思想方法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还是实事求是,首先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点。

    3.鲁迅的杂文

    中国现代散文的集大成者和最高成就,是鲁迅的杂文。它包容了“人生派”散文的所有思想内容,并纯化、深化了它们,它汇聚了人生派散文艺术的全部神采,并发展、美化了它们;它超越了“浪漫派”散文的思想境界与美学境界,吸收、精炼了它们的积极成果。它是一座让人景仰的艺术高山,荟萃了万树千花,涵纳了无尽的精神宝藏。它是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融汇了千水百川,消融了古今中外人类各种杰出艺术的精华。它是中国散文艺术史上光辉永照的艺术瑰宝,是散文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典范。